
传递爱心守护生命,让我们一起重视健康学急救!
2025-02-13 09:20:01
作者:张熙
疾病:心梗,学科:心血管科,字数:1030
近期,广东广州发生了一件暖心事儿。叶先生上班时发现自己车窗被砸,车内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不见了。查看手机,有十余个未接电话和一条信息,对方解释父亲突发心梗急需AED急救,联系不上他才砸窗取用,还承诺赔偿修车费。叶先生表示理解,称车里AED本就是给有需要的人准备的,车辆受损自费修理,不用对方赔偿。他还说家里人曾被救助过,愿意把爱心传递下去。此次车辆维修预计损失1000元,但叶先生觉得能救人就好。
心梗急救:AED是救命神器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常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在这起事件中,患者突发心梗,情况十分危急。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这时就宛如一颗“救心丸”,成了关键角色。它是便携式医疗设备,能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必要时提供电击来恢复正常心跳。据统计,心脏骤停后的几分钟内使用AED除颤,患者存活率可高达70%以上,极大提高了患者存活的可能。
配备AED与普及急救知识迫在眉睫
从这起事件能明显看出,在公共场所或私人车辆中配备AED意义非凡。就像叶先生,他在车内配备了AED,才让突发心梗的患者有了及时被救治的机会。然而,当下社会AED配备率还很低,很多人遇到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根本无法及时拿到AED进行急救。而且,就算身边有AED,很多人也可能因不了解使用方法,让它发挥不了作用。
所以,每个人都应积极学习急救知识,掌握AED使用方法,这样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正确施救。可以想象,如果更多人了解AED使用,那会挽救多少生命啊。
个人降低心梗风险的方法
对个人来说,预防心梗至关重要。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控制体重。比如少吃油炸食品,多吃西兰花、苹果等。
-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也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
- 戒烟限酒与避免不良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长时间加班、压力过大都可能诱发心梗。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体检。
- 了解早期症状:了解心梗早期症状也很关键,如胸痛、胸闷、心悸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这起暖心事件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传递,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健康。大家应提高健康意识,学习急救知识,守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