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后寒潮突袭!这份应对健康威胁指南快收藏
近期,不少人满心期待着立春后的温暖,却被寒潮“泼了冷水”。前段时间,中央气象台发布了立春后的首个寒潮预警。要知道,气象学里春天的标准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 ,立春仅仅是个节气信号,并非真正入春。春季处在冬夏过渡阶段,冷暖空气频繁“掐架”,冷空气要是占了上风,寒潮就说来就来了。而且全球变暖让气候更不稳定,也加剧了这一现象。气象大数据显示,11月是寒潮发生最多的月份,其次是10月和3月。这次寒潮前很多地方白天最高气温挺高,即便冷空气不强,也达到了寒潮标准。
寒潮带来的健康威胁
寒潮带来的急剧降温,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对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而言,气温骤降宛如一颗“健康炸弹”,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嗖”地升高,心脏为保证血液循环,只能“加班加点”工作,负担陡然加重,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就像之前,有老人在寒潮来袭后,因心血管问题被紧急送往医院。
同时,寒潮期间大家爱用室内取暖设备,此时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悄然上升。而且,低温环境会让人体免疫力“变弱”,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便容易找上门,给正常生活添不少麻烦。
剖析健康威胁产生的原因
从生理角度看,寒冷刺激会使人体血管“紧绷”,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这对心血管功能本就较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伤口上撒盐”。
在室内用取暖设备时,若通风不好,煤炭、燃气等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这个“隐形杀手”就会悄然现身,稍不留意就会导致中毒。
低温环境会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细胞活性降低,身体抵御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能力变弱,感冒和呼吸道疾病自然就容易发生。另外,全球变暖致使气候异常,冷暖空气的“战争”更加复杂多变,寒潮出现得更频繁、更难预测,健康风险也就跟着增加了。
应对寒潮健康威胁的方法
要应对寒潮带来的健康威胁,可参考以下方法:
- 关注天气,提前准备:密切留意天气预报,提前知悉天气变化,以便做好防寒保暖准备。
- 增添衣物,重点防护:出门多添衣物,尤其要注重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这些“重点部位”的保暖,帽子、围巾、手套都安排上。
- 通风换气,预防中毒:在室内使用取暖设备时,务必保持通风良好,定期开窗换气,别让一氧化碳“聚集闹事”。
- 合理饮食,增强体质:日常饮食中,适当多摄入温热、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热汤、热粥、肉类等,提升身体的抗寒能力。
- 适度锻炼,选对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别在寒冷的清晨或大风天外出锻炼。
- 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接种流感疫苗等,提高对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
寒潮虽会在春季“偷袭”,给健康带来挑战,但掌握这些知识,积极应对,就能降低健康风险。大家要重视自身健康,科学应对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