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崴脚后别过度静养!这些处理方法快收藏!
近期,武汉的李女士在过年外出旅游时遭遇了一场看似平常却暗藏危机的意外。她不慎崴脚,回家后便开始静养。本以为经过一周的休息,伤势会逐渐好转,然而事与愿违,她不仅伤势未愈,还出现了右腿浮肿和呼吸不畅的症状。家人赶忙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李女士不仅有右耻骨骨折,下肢静脉也形成了血栓,更为严重的是肺动脉主干也出现了血栓。医生指出,长时间卧床不动致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是引发这一系列严重问题的关键原因。幸运的是,由于送医及时,李女士最终成功排除了健康隐患。
揭示潜在健康风险
从李女士的案例可以看出,即使是像崴脚这样看似轻微的外伤,如果处理不当或静养方式有误,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就是其中之一。肺栓塞,通俗地讲,就是体循环静脉系统里的栓子(一般是血栓)脱落,跟着血流跑到肺动脉及其分支,阻碍了肺循环。它可是常见又致命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显示,易栓体质的人,肺栓塞发病风险更高。像肥胖人群,血液黏稠度高;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这些人长时间不动,血液凝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这一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轻微外伤后的正确处理和护理。
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很多人崴脚后觉得,好好静养就是最好的恢复办法。但过度静养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人长时间卧床不动,下肢肌肉松松垮垮,没办法通过正常的收缩和舒张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这样一来,血液在下肢静脉里流速变慢,就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流进入肺动脉,肺栓塞就可能找上门。
除了长时间不动,本身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人,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会更高。比如肥胖者,身体代谢负担重,血液黏稠,流动就不顺畅;吸烟者,烟草里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老年人,血管老化,弹性不足。所以,崴脚后不能盲目地一直躺着不动。
提出解决建议
当发生崴脚等轻微外伤时,千万别过度静养,可参考以下做法:
- 适当活动:受伤初期,可以把受伤的腿抬高,促进血液回流。等疼痛和肿胀稍微缓解一些,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简单活动,比如:
- 缓慢屈伸脚踝:坐在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慢慢勾起脚尖,再缓缓放下,重复这个动作。
- 转动脚部:保持坐姿,以脚踝为中心,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脚部。
- 留意症状:要时刻留意身体变化,要是出现下肢浮肿、疼痛加剧、呼吸不畅等异常症状,必须马上就医。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本身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
-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血管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 定期活动:如果需要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也要定期活动身体,比如每坐一个小时,就起来走动几分钟,伸展一下四肢,避免血液长时间淤滞。
李女士的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哪怕是小小的崴脚,也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问题。大家一定要重视自身健康,遇到轻微外伤别掉以轻心,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守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