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病人群航空出行,这些保命攻略请收好!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起了公众关注。一位61岁的王女士(化名)在乘坐四川航空3U6979航班从达州飞往泉州途中不幸猝死。据家属透露,王女士有高血压病史,但近两年并无严重疾病记录。在飞机下降进行安全检查阶段,乘务人员发现坐在40C座位上的王女士无应答,随即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地面急救团队。然而,尽管全力救治,王女士最终还是没能挽回生命。这一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航空旅行中健康风险的警钟,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而言。
航空旅行暴露慢性病人群健康隐患
此事件暴露出航空旅行中存在着诸多健康风险,尤其是对于像王女士这样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长时间保持坐姿,会使血液循环减缓,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机舱内气压变化也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增加突发心脏疾病的可能性。而且客舱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对乘客的健康产生威胁。同时,飞机上缺乏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人员,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据相关研究表明,长途飞行中,患有慢性疾病的乘客突发疾病的概率比健康人群高出数倍。这提醒我们,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乘坐飞机时需要格外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揭秘航空旅行致病根源
从生理角度来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本身就较为脆弱,弹性较差。在长途飞行中,长时间的坐姿使得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而机舱内气压的变化,会导致血管内外压力失衡,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当心脏无法承受这种额外的压力时,就容易引发心脏疾病。从环境因素方面考虑,客舱空间有限,乘客密集,空气不流通,这使得乘客吸入的氧气量相对减少,身体处于缺氧状态。此外,飞机上的噪音、振动等因素也会对乘客的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导致情绪紧张,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大大增加了有慢性疾病的乘客在航空旅行中突发疾病的风险。
慢性病人群航空出行保命攻略
对于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的人群,在计划航空旅行前,一定要提前咨询医生的意见。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评估飞行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同时,要随身携带必要的药品,如降压药等,并且按照医嘱按时服用。为了防止紧急情况发生时无法及时提供准确的健康信息,建议准备一张个人健康信息卡,上面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疾病史、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重要信息。
在飞行过程中,要尽量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转动脚踝、屈伸腿部等。此外,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如果在飞行过程中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乘务人员寻求帮助。
这起悲剧给有慢性疾病人群敲响了警钟,在享受航空旅行便利时,千万不能忽视自身健康。大家要吸取教训,做好准备,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健康风险,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