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癌症病例由感染引起,这些因素也会增加风险》
2024-12-23 15:36:28
作者:范志远
疾病:癌症,学科:肿瘤科,字数:3425
你知道吗?全球约有1/6的癌症病例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这一比例相当可观,这表明在癌症的致病因素里,感染是极为常见且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肝癌紧密相关,慢性感染会使肝细胞病变,可能发展成癌症。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与胃癌显著关联,会让胃黏膜病变,增加患癌风险。EB病毒、HPV病毒等也都和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那常见的引发癌症的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哪些?它们引发癌症的原理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除感染外还有哪些因素与感染共同作用增加患癌风险呢?这都是接下来要探讨的。
分述1:有哪些常见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会引发癌症呢?
- 幽门螺杆菌是首先要提及的。这种细菌感染胃部后,往往会悄然引发问题。
- 它能长期在胃里生存,逐渐破坏胃黏膜的保护机制。
- 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若这些病症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
-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也是常见致癌因素。
- HBV主要攻击肝脏细胞,它可以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人体肝细胞的基因组里,从而改变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长特性。
- HCV虽不整合基因,但会引发肝脏持续的炎症反应,使肝脏细胞不断受损又修复,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癌变细胞。
- 人乳头瘤病毒(HPV)也不容小觑。
- 它有多种亚型,其中HPV16和HPV18型等高危型与宫颈癌关系密切。这种病毒感染宫颈细胞后,会使宫颈细胞的基因发生变化,促使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可能发展成宫颈癌。
- 而且,HPV还可能与肛门癌、外阴癌等癌症有关。
- EB病毒同样不可忽视。
- 该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在人体潜伏很长时间,它与多种癌症相关,比如在中国南方地区,EB病毒感染是鼻咽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 它还和部分淋巴瘤以及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分述2:这些感染引发癌症的大致原理是怎样的?是直接作用还是间接影响呢?
-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癌症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 直接方面,幽门螺杆菌产生的一些毒素,如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可直接注入胃黏膜细胞,破坏细胞内正常信号传导通路,使细胞生长失去控制,为癌细胞产生创造条件。
- 间接方面,幽门螺杆菌引发胃部炎症反应,长期炎症会吸引大量免疫细胞到胃部。这些免疫细胞在炎症环境下会释放活性氧和活性氮物质,它们会对胃黏膜细胞的DNA造成损伤,增加基因突变可能性,进而引发癌症。
- 对于HBV和HCV而言,它们引发肝癌的原理有相似之处。
- 从直接作用看,HBV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后,可能激活一些原癌基因或者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直接推动细胞向癌细胞转化。
- 间接作用是通过引发肝脏的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使得肝脏细胞不断再生,过程中容易出现DNA复制错误,日积月累就可能产生癌细胞。
- HPV引发癌症主要是直接作用于细胞的基因组。
- 高危型HPV的基因组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使得宿主细胞的两个关键抑癌基因E6和E7失活。
- 这两个基因一旦失活,就如同松开细胞增殖的“刹车”,细胞就会开始不受控制地大量增殖,最终可能发展成癌症。
- EB病毒引发癌症也有直接和间接的机制。
- 直接上,EB病毒的某些基因可以编码一些蛋白,这些蛋白能够干扰被感染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促使细胞发生癌变。
- 间接方面,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可能会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感染细胞的监视能力下降,让已发生变异的细胞有机会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进而发展成癌细胞。
分述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预防这些可能引发癌症的感染呢?
- 对于幽门螺杆菌的预防:
- 要注意饮食卫生。
- 尽量不吃生冷食物,像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蔬菜水果、生水可能含有幽门螺杆菌,避免食用可减少感染风险。
- 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家庭聚餐或外出就餐时,不使用公筷的话,已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易通过餐具传染给他人。
- 要注意饮食卫生。
- 预防HBV和HCV感染:
- 接种疫苗是关键的一步。
- 对于HBV,现在乙肝疫苗接种比较普及。新生儿按规定程序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HBV感染,成年人若未感染过HBV也建议接种。
- 对于HCV,目前虽没有针对它的疫苗,但可通过避免高危行为来预防感染。例如,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确保这些医疗行为的安全性;在不正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可能感染HCV,所以要选择正规机构。
- 接种疫苗是关键的一步。
- 预防HPV感染:
- 接种HPV疫苗。
- 不同的HPV疫苗可预防不同亚型的HPV感染。女性在合适年龄接种HPV疫苗,可大大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男性也可接种,因为HPV还可能引起肛门癌等其他癌症。
- 保持健康的性生活习惯。
- 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减少性伴侣数量。
- 正确使用安全套,虽然安全套不能完全预防HPV感染,但可降低感染风险。
- 接种HPV疫苗。
- 预防EB病毒感染:
- 增强自身免疫力。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免疫系统正常运转。
-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优质蛋白质食物等,为身体提供各种必要营养物质,使免疫系统有足够“力量”抵御病毒感染。
- 避免与EB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唾液接触,因为EB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例如不要共用餐具、水杯等。
- 增强自身免疫力。
分述4:除了感染,还有哪些因素会和感染共同作用增加患癌风险呢?
- 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重要因素。
- 吸烟。
-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致癌物质。当身体已受感染时,吸烟会进一步损害身体器官和免疫系统。例如,感染HBV或HCV的人吸烟会加重肝脏负担,加速肝脏细胞损伤,从而增加肝癌发病风险。
- 吸烟还与多种癌症相关,如肺癌、胃癌等,与感染因素叠加后,患癌风险显著提高。
- 吸烟。
- 酗酒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损伤,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来说,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炎症,使胃黏膜更易发生癌变。
- 长期酗酒还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让感染更难以控制,从而与感染共同促使癌症发生。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样会增加患癌风险。
- 长期大量食用腌制、烟熏食物。
- 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当身体有感染,如EB病毒感染时,这些致癌物质可能和病毒的致癌作用相互协同。例如,腌制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在胃内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加上EB病毒对细胞的影响,会大大增加患鼻咽癌等癌症的风险。
- 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会导致肥胖,肥胖本身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如乳腺癌、结肠癌等。若身体同时受到感染,如HPV感染,肥胖可能影响身体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与HPV共同作用增加宫颈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
- 长期大量食用腌制、烟熏食物。
- 长期的精神压力也是关键因素。
- 当人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下,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会失调。例如,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且有胃癌风险的人来说,精神压力可能影响胃部正常生理功能,使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
- 精神压力还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侵害,且难以从感染中恢复,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感染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幽门螺杆菌、HBV、HCV、HPV、EB病毒等感染与多种癌症关系密切。它们引发癌症的原理包括直接作用于细胞和通过引发炎症等间接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预防这些感染,如注意饮食卫生、接种疫苗、保持健康性生活习惯等。除感染外,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习惯、长期精神压力等因素会和感染共同作用增加患癌风险。因此,我们既要重视感染的预防,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