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健康
国内健康世界健康探索科学
忍着疼痛会降低免疫力真假探究

忍着疼痛竟然会降低免疫力?真假一探究竟

2024-10-23 17:30:21
作者:王雅慧
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颈肩腰腿痛,学科:疼痛科,字数:1936

疼痛,已悄然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在我们身边,众多人正遭受着慢性疼痛的困扰,像长期颈肩腰腿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类型极为常见。在我国,有超3亿慢性疼痛患者,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然而,许多患者对自身疼痛状况知晓率低,就诊率也严重不足。很多人在疼痛来袭时,往往选择默默忍受,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关于疼痛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人们对疼痛忍受的误区、止痛药的局限性以及疼痛对身心的多重影响等。

疼痛是第三大健康问题,慢性疼痛类型多样

疼痛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 慢性疼痛是一个广泛存在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长期颈肩腰腿痛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很多上班族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运动,颈椎和腰椎承受巨大压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隐痛,也可能在劳累后突然加重。

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它如同隐藏在身体里的“刺”,时不时地刺痛患者。

还有像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这种疼痛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

此外,三叉神经痛也不容小觑,它发作起来疼痛剧烈,犹如电击一般,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这些慢性疼痛如果长期存在,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疼痛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长期忍痛会使免疫力降低,不应一味忍受

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身体疼痛忍忍就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长期忍受疼痛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不断地受到影响。

从生理角度来看,疼痛会引起身体内激素失衡,例如皮质醇水平升高。皮质醇这种激素在短期内有助于应对疼痛带来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水平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当免疫力降低时,身体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像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就更容易发生。

疼痛不仅会引起身体内激素失衡,还可能引发一些慢性疾病的加重,比如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长期疼痛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因为疼痛引发的应激反应会使血糖升高。

同时,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问题,血压波动增大。 所以,一味忍受疼痛不是坚强的表现,而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任,一旦感觉到疼痛,尤其是疼痛长期存在,就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而不是默默忍受。

止痛药并非万能,疼痛变化要就医

不是所有疼痛都能靠止痛药缓解。 止痛药虽然是缓解疼痛的常用手段,但并非万能药。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见止痛药,它们对于轻度的疼痛,如头痛、轻度的肌肉疼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疼痛,像癌症晚期的疼痛或者是神经受损引起的剧痛,这些常规止痛药可能就收效甚微。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类型的疼痛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外伤引起的疼痛,可能需要先处理伤口,防止感染,单纯依靠止痛药是不行的。 当疼痛程度突然加重时,这可能意味着身体内部的病变在发展,比如原本是轻度的胃痛,如果疼痛加剧,可能是胃部炎症加重或者出现了溃疡等更严重的问题。

疼痛部位发生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例如胸痛如果从胸部中央转移到肩部,可能是心脏疾病的表现。

所以,当出现这些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专业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不能盲目依赖止痛药。

疼痛影响身心,应正确对待

疼痛不仅给身体带来痛苦,还会影响精神方面。 当身体长期处于疼痛状态时,患者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焦虑情绪常常会悄然滋生,患者会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过度担忧,担心疼痛无法缓解,对未来充满不安。

比如,一个长期受头痛困扰的患者,可能会每天都在担心头痛会不会再次发作,这种担忧会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工作或者学习。 抑郁情绪也可能随之而来,患者会对自己的生活失去兴趣,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疼痛困住了一样,没有活力。

长期的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加重精神方面的负担。因为睡眠不足会导致情绪更加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对待疼痛不能仅仅着眼于身体上的缓解,还要关注精神层面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寻求治疗疼痛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综上所述,疼痛作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我们了解到常见的慢性疼痛类型多样,长期忍受疼痛会降低免疫力,止痛药有其局限性,而且疼痛对身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摒弃对疼痛忍受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疼痛的危害,提高对慢性疼痛的认知,在面对疼痛时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疼痛,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