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冰上活动风险多这些安全知识必知!
2025-02-03 10:55:01
作者:张熙
疾病:低温症,学科:急诊科,字数:1269
近期,河北唐山玉田县发生了严重冰钓落水事件。现场视频中,多人落入冰窟窿,在冰面下挣扎,冰面上满是破裂的薄层冰块。尽管救援迅速,仍有人受伤。这一事件给大家敲响了冬季冰上活动安全的警钟。
掉入冰窟窿的主要健康风险
冰窟窿事故对生命安全威胁极大,主要健康风险有二:
- 低温症: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过低,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失去意识。体温降到 35℃以下,新陈代谢大幅减缓,心跳和呼吸频率降低,不及时处理,可能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溺水:过多水分吸入呼吸道和肺部,阻碍正常呼吸。
这两种情况短时间内就能危及生命,所以掌握自救方法刻不容缓。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冬季,冰上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不少。尤其是未经开发维护的自然水域,冰层厚度不一,危险重重。消防部门发布掉入冰窟自救指南,就是为了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
如何避免掉入冰窟窿
想要远离冰窟窿危险,以下方法请记好:
- 选对活动场所:选安全可靠的活动场所很关键。正规滑冰场、冰钓场地会定期检测冰层厚度,设置警示标志。千万别贸然去未经开发维护的自然水域,那里冰层厚度不均,隐藏危险多。
- 做好安全防护:冰上活动要穿合适保暖装备,带上冰爪、救生衣等安全工具。
- 注意结伴出行:要是不得不在自然水域活动,那就结伴而行,相互照应。
- 关注天气变化: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气温每升高 1℃,冰层厚度约减少 2 毫米。所以,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和温度变化,对保障安全意义重大。
掉入冰窟窿后的正确自救方法
不慎落入冰窟窿,务必牢记下面这些自救要点:
- 保持冷静:慌乱会消耗更多热量和体力,让危险升级。要细心观察四周破裂冰面,找冰面最厚且裂纹少的地方。
- 正确上岸:靠近冰面时身体保持水平,借助水的浮力,仰起头,让脸部露出水面呼吸。双手抓住边缘,双臂用力挪动上半身,双腿蹬水,用脚测试冰面承受力。离开冰窟口后,别急着站立,卧在冰面,用滚动式爬行到岸边再上岸,防止冰面再次破裂。
- 同伴互助:要是身边有同伴,就互相帮助。比如用绳索或长杆拉落水者出冰窟窿;没工具的话,用衣物或树枝递给落水者,帮其抓住冰面。
- 后续处理:消防部门建议,成功脱离冰窟窿后,马上找温暖地方,换掉湿衣服,寻求医疗救助。
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冬季安全意识
冬季是冰上事故高发季,除了掌握自救方法,还要提高个人和家庭整体安全意识:
- 家庭内部教育:家长要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老人和儿童身体调节能力弱,更要重点关注。每个家庭不妨准备一份冬季安全手册,涵盖冰上活动安全知识、急救措施等内容。
- 社区与家庭行动:社区也可以组织冬季安全讲座,请专业人士讲解冰上活动风险和预防措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居民直观了解潜在危险。家庭成员间还能进行模拟演练,熟悉自救互救方法。这样既能增强家庭安全意识,关键时刻还能救命。
此次冰钓落水事件提醒我们,冬季冰上活动有乐趣更有风险,掌握方法能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