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用白糖敷烫伤似有效,民间偏方真安全可行?
近日,广东广州一名男子在吃海鲜火锅时,右手背不幸被沸汤烫伤。他先是进行了冰敷,可依旧疼得厉害。随后,男子尝试了网上流传的土方——把白糖敷在烫伤处。神奇的是,疼痛逐渐减轻,第二天伤口基本恢复。男子将这段经历分享到网络平台后,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不少人表示自己也试过,感觉有效。但这种看似神奇的方法,真的安全有效吗?
民间偏方背后藏着这些健康风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表示,白糖或许对某些人有暂时的舒缓作用,但绝不能将其视为治疗烫伤的有效方法。
正确处理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30分钟,降低温度、减轻伤害;不要破坏水泡或撕破衣物覆盖伤口;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未经验证的家庭疗法隐患重重,可能掩盖严重健康问题,增加感染风险。白糖并非无菌,直接敷在开放性伤口,很可能引入细菌,造成感染。而且白糖无法有效降温,不能真正减轻组织损伤。
有研究数据显示,约60%的人会通过互联网搜索健康信息,可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来自权威可靠来源,这大大增加了误信错误信息的风险。所以,大家面对非正规渠道的医疗建议,尤其是皮肤损伤等敏感情况,一定要谨慎。
烫伤了到底该怎么正确处理
一旦烫伤,要马上把受伤部位放在流动凉水中浸泡至少30分钟,这样能迅速带走热量,减轻组织损伤。要是烫伤面积大,或有水泡、红肿等症状,千万别自行挑破水泡,以免感染,应及时去医院。
冷水冲洗为何是首选呢?皮肤受高温刺激,毛细血管会扩张充血,局部温度升高。冷水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还能清洁创面,防止外界污染物侵入。冷疗持续时间够长,还能促进细胞代谢恢复正常,加速修复。
针对不同烫伤类型,也有不同应对方法。一度烫伤,仅表皮受损,清洗干净后可涂抹适量烧伤膏类药物;二度及以上深度烫伤,真皮层甚至更深组织受损,必须尽快就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远离热源,比如使用热水袋控制好温度,烹饪时小心油溅,降低烫伤概率。
提高个人及家庭健康意识很有必要
每个人都该具备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家里可以常备消毒棉球、创可贴、碘伏等常用药品和医疗用品,并定期检查有效期。家长要教育孩子认识危险物品,告诉他们如何应对小意外。
为获取准确健康信息,建议从官方医疗机构网站、知名医学科普平台以及正规出版物获取资讯。这些渠道有专业医护人员撰写文章,经过严格审核,内容更可信。也可以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讲座,与专业人士面对面交流。
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平时要留意身体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慢性病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复查,保持乐观心态。
虽说这名男子幸运地用白糖缓解了烫伤不适,但不能盲目相信民间偏方。遇到类似情况,要遵循科学方法,及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