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健康
国内健康世界健康探索科学
极寒天气健康防护

极寒天气来袭,老年人及其家属务必备好健康防护攻略!

2025-02-13 09:25:01
作者:张熙
疾病:低温症,学科:老年科,字数:1388

近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当地气温骤降至零下35度,冰天雪地中视线不足1米。一位大爷在雪地中浑身冻僵,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时,一家三口开车回家途中撞见了这一幕,他们毫不犹豫地停车,迅速展开对大爷的救援。随后,这家人将大爷送到附近的交警队,让大爷及时得到了救助。大爷满怀感激,称若不是他们出手相助,自己很难熬过这极端的寒冷。这暖心又惊险的场景,不仅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不得不关注极寒天气下的健康问题。

极寒暴露下的健康风险

当人体暴露在极寒条件下,身体热量会如决堤之水般快速流失,进而引发低温症。简单来说,低温症就是身体核心温度降到危险水平的状况,严重时会像一颗“定时炸弹”般危及生命。就像这次事件中的大爷,在零下35度的雪地里,时刻面临着低温症的威胁。

低温症的症状是逐渐加重的。初期,患者可能会像秋风中的树叶一样不停地颤抖,这其实是身体在试图通过肌肉运动产生热量。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说话困难,甚至心跳也会减慢。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是极寒天气的易感人群。他们身体机能下降,调节能力和抵抗力远不如年轻人,就像一座老旧的房子,难以抵御寒冷的侵袭,所以在寒冷环境中,更易患上低温症。而且极端低温还可能引发冻伤等疾病,冻伤不仅会损伤皮肤,严重时还会影响肢体功能。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生理因素

从生理方面来看,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为了保持核心体温,体表血管会像忠诚的卫士一样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然而,当寒冷程度超出身体调节能力时,体温就会持续下降,低温症也就随之而来。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新陈代谢变慢,产热能力降低,对温度变化的感知和调节能力也变弱。他们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运转效率大不如前,这就使得他们在寒冷天气里更容易体温过低。另外,不少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循环和身体的应激能力,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在寒冷环境中的健康风险。

外部环境因素

从外部环境因素来讲,像内蒙古这样的极寒地区,气温极低且风力大,会如无情的掠夺者般加速身体热量的散失。而且在视线不好的情况下,老年人外出时很难及时找到躲避寒冷的地方,暴露在寒冷中的时间变长,患病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

预防与应对措施

个人防护

对于个人来说,冬季出行一定要做好防护,具体可以这样做:

  • 穿够防寒衣物:选择保暖性能好的帽子、围巾、手套和厚棉衣等。头部、颈部和手部血管丰富,更易散热,要重点保暖,就像给重要的“城门”加上坚固的防御。
  • 避免久留户外:如果必须外出,尽量缩短停留时间,选择避风的地方行走,就像在暴风雨中寻找一处安全的港湾。

关注老人

对于老年人,家属要格外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出行安全。寒冷天气尽量减少老人外出,若老人需要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在家中,要保持室内温暖,可以使用暖气或其他取暖设备,但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应急处理

如果发现有人出现低温症的症状,比如颤抖、意识模糊等,要立刻将其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脱掉湿衣服,用毛毯或热水袋为其保暖,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这起救助事件温暖了人心,也给我们敲响了极寒天气关注健康的警钟。大家要重视极寒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及其家属,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