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联合成立首个系统代谢组学中心
源新闻来源:News-Medical.Net
语言:英文,所在国:新加坡
分类:健康研究
在医学研究和创新的战略举措中,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NUS Medicine)共同推出了他们的第一个联合研究中心——系统代谢组学中心(SysMeC)。这一开创性的倡议旨在推动尖端的代谢组学研究,通过精准医疗发现新的方法来更早地检测疾病并定制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使用代谢组学——大规模研究被称为代谢物的小分子——科学家们可以深入理解疾病的形成机制,并找到阻止疾病发生的方法。从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到单基因遗传病,代谢组学在塑造精准医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利用分布在两个地点共600平方米的最先进代谢组学技术,SysMeC将专注于三个关键领域:
- 加强大规模人群研究,揭示与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代谢特征。
- 推动基础科学研究,提高我们对代谢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的理解。
- 通过促进顶尖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行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加速新技术的发展,创建世界级的分析工具。
该中心将为大型患者队列研究提供代谢组学专业知识,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健康人群以及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的谱型,包括DYNAMO(OF-LCG)和RESET等合作项目,以及国家临床转化计划CADENCE。
该联合中心由助理教授Federico Torta协调,他同时在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和NUS Medicine任职(完整简历见附件A),他表示:“通过将现有的专业知识和一系列最先进的设备集中在一个地方,我们努力成为代谢组学研究领域的卓越中心,并成为希望将医学研究转化为实际治疗方法的科学家们的首选合作伙伴。”
首个项目:超快速疾病检测和高级代谢洞察
SysMeC的第一个项目是一项开创性研究,可能会改进新加坡当地人群中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方式。质谱法是SysMeC的核心技术,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和量化小分子和大分子。这项技术揭示了细胞携带多种鞘氨醇种类,这些鞘氨醇可能是比胆固醇和其他传统生化测试更好的心血管问题预测指标。
除了在皮肤中起重要作用,帮助维持保护层外,鞘氨醇还影响许多细胞功能。但当体内鞘氨醇水平过高时,它们会渗入血管内膜,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即动脉硬化和狭窄。某些鞘氨醇还可以促进2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胰岛素抵抗。
通过质谱法测量血液中的鞘氨醇,可以准确地分层心血管风险组(优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ysMeC正在进行的项目将使用一种超快速方法,在几秒钟内测量人体血液中的鞘氨醇,从而使其有可能用于监测新加坡人群。
其他项目围绕一种称为通量组学的新代谢组学方法展开,该方法测量代谢活动速率,例如代谢物进出线粒体的速度。代谢反应速率,也称为代谢通量,更准确地反映了细胞活动。
通过质谱法测量的通量组学在阐明干细胞分化、罕见遗传代谢疾病以及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中的细胞代谢重要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高级副院长Patrick Tan教授强调了这一合作的重要性:“代谢组学是我们将精准医疗带给患者的变革者。我们仍有许多关于身体内微妙化学变化如何影响疾病的知识尚不清楚。但通过结合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和NUS Medicine的优势,我们有望在全球范围内领导这一变革领域。我们将开发非侵入性测试,更早地检测疾病,并指导医生为每位患者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系统代谢组学中心将在新加坡迅速发展且充满活力的研究生态系统中推动生物标志物发现和代谢研究。通过这一联合合作,我们致力于为未来的合作树立典范,并成为一个行业参与的枢纽,为该地区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创新者带来尖端的分析平台。潜在的影响远远超出代谢性疾病——SysMeC有望在多个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
NUS Medicine研究副院长Roger Foo教授表示。
随着SysMeC的启动,新加坡正在为精准医疗的新时代铺平道路,利用尖端的代谢组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改变疾病的检测、治疗和预防。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