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裂头蚴病:吃肉要煮熟,不适早检查!
近期,河南郑州的孙先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健康危机。过年期间,他突然恶心呕吐不止,还伴有头晕症状。前往医院检查后,医生通过磁共振发现他脑中存在多条寄生虫。孙先生平时很注重卫生,对寄生虫进入体内十分困惑。他回忆起大概两年前吃牛蛙火锅后也曾出现类似症状,当时被诊断为胃反流并接受了治疗。进一步检查确认寄生虫为曼氏迭宫绦虫。前段时间,孙先生接受开颅手术取出寄生虫,随后转诊普通病房,目前症状改善,已能正常进食。
裂头蚴病的潜在威胁
孙先生所患的裂头蚴病由曼氏迭宫绦虫引起,这种疾病就像个隐藏在暗处的幽灵,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首诊误诊率高达57.7%。截至2023年,全球已记录人感染裂头蚴的病例达1400例,其中多数来自中国。这表明裂头蚴病并非罕见,且容易被误诊,许多患者就像在迷雾中摸索,因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比如有的患者出现一些症状后,以为是普通疾病,没往寄生虫感染这方面想,结果一拖再拖,等确诊时病情已经很棘手了。
问题原因分析
从孙先生的案例来看,很可能是大概两年前那次吃牛蛙火锅,食用了未充分煮熟的牛蛙,导致曼氏迭宫绦虫进入体内。因为淡水鱼或蛙类等可能携带寄生虫,若烹饪时没有将其完全煮熟,寄生虫就可能存活并像不速之客一样进入人体“安营扎寨”。
此外,人们对裂头蚴病认识不足,当出现类似胃反流等症状时,容易忽视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从而按照常见疾病进行治疗,延误了真正病因的诊断。就拿孙先生来说,大概两年前出现症状时就被当成胃反流治,结果寄生虫一直在他身体里“捣乱”。
预防与应对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为预防裂头蚴病等寄生虫感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把好饮食关:吃肉类食物时,一定要保证完全煮熟,特别是淡水鱼、蛙类这些容易带寄生虫的食物。像煮牛蛙,得煮到肉质完全变色、熟透才行;做淡水鱼,要多煮一会儿,确保鱼肉没有生的部分。
- 及时就医检查:要是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呕吐,或者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头晕、头痛等,就得赶紧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看看是不是寄生虫感染。千万不能拖着,不然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 遵医嘱治疗:一旦确诊是裂头蚴病,要乖乖配合医生治疗。治疗时得按照医生的嘱咐用相应的药品,可不能自己随便买药吃,不然不但治不好病,还可能有其他危害。
孙先生的经历为我们敲响了健康警钟。裂头蚴病虽然看似罕见,但潜在风险不容小觑。大家要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注意饮食卫生,做好预防。身体有异常及时就医,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