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3 15:51:32
源新闻来源:Medical Dialogues
语言:英语,所在国:美国
分类:健康研究
源新闻来源:Medical Dialogues
语言:英语,所在国:美国
分类:健康研究
研究人员在《BMJ Open Heart》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发现,压力测试期间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与随后的死亡风险显著相关。而压力测试中发现的房性心律失常则与未来发生房颤(AF)、冠状动脉疾病(CAD)或心肌梗死(MI)的风险增加有关。这项研究由Paul Y Lee及其同事进行。
研究者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对截至2023年6月14日的所有出版物进行了广泛搜索,以评估压力测试下心律失常的研究。主要关注点在于确定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风险以及房性心律失常与未来心脏疾病诊断之间的关系。子组分析包括区分这些心律失常在无症状患者中的影响。
关键发现
- 室性心律失常与死亡率:在压力测试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比没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死亡风险高出两倍以上(OR: 2.11, 95% CI: 1.75–2.54, p<0.00001)。
- 无症状个体的风险:即使在健康的无症状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仍然与较高的死亡风险密切相关(OR: 2.22, 95% CI: 1.45–3.41, p=0.0003)。
- 频繁与不频繁的PVCs:频繁出现早发性室性复合波(PVCs)的患者比低频率PVCs的患者有更高的死亡风险(OR: 1.85, 95% CI: 1.27–2.69, p=0.001)。
- 房性心律失常与死亡率:在压力测试中出现房颤的患者与死亡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OR: 1.53, 95% CI: 0.05–50.19, p=0.81)。
- 房性心律失常与后续房颤诊断:在压力测试中表现出房性心律失常的个体随后被诊断为房颤的可能性显著增加(OR: 4.60, 95% CI: 1.59–13.26, p=0.005)。
- 房性心律失常与未来心血管疾病:压力测试中出现房性心律失常与未来发生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梗死的风险相关(OR: 1.82, 95% CI: 1.09–3.03, p=0.02)。
即使是无症状患者中的室性心律失常也反映了巨大的死亡风险,并表明他们最好接受更密集的监测和更积极的心血管风险降低措施。相反,虽然房性心律失常不会影响死亡率,但其发生可以作为随后发生房颤、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梗死的早期指标。
这些结果强调了压力测试诱导的心律失常作为长期心血管风险的可能标志的重要性,值得增加临床审查和积极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Paul Y Lee, Juan Bello, Sarthak Patel, Rafael Toro-Manotas, Angelo Biviano, Elaine Wan, Hasan Garan, Jose Dizon, Matthew Yuyun, Hirad Yarmohammadi - 压力测试诱发心律失常的预后意义: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Open Heart 2025;12:e003133。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