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表观遗传重编程——它能否逆转衰老?
源新闻来源:News-Medical.Net
语言:英语,所在国:美国
分类:健康研究
表观遗传重编程是指故意修改控制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标记,以重置细胞的生物年龄或身份。与DNA序列的变化不同,表观遗传修饰是可逆的,因此成为与年龄相关的治疗干预的有吸引力的目标。
近年来,通过这种重编程逆转衰老的可能性在再生医学和长寿科学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进展的核心假设是,至少部分驱动细胞衰老的是表观遗传信息的丢失或扭曲。
本文将探讨目前对表观遗传重编程机制的理解、其如何影响衰老以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细胞恢复活力。我们还将分析关键研究、伦理和技术挑战,以及对年龄逆转疗法日益增长的商业兴趣。
什么是表观遗传重编程?
表观遗传重编程涉及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标记的重置,使其恢复到更年轻的状态。这个概念在Takahashi和Yamanaka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后获得了科学界的关注和认可。他们展示了使用四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统称为OSKM因子),体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能细胞。这个过程不仅重置了细胞身份,还逆转了与年龄相关的表观遗传标记。重编程的关键机制包括:
- DNA甲基化:在特定的DNA序列(CpG二核苷酸)上添加甲基基团。DNA甲基化主要参与基因表达的沉默。
- 组蛋白修饰:对帮助包装DNA成染色体的组蛋白进行翻译后修饰。这些变化包括甲基化和乙酰化,它们影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可及性。
- 染色质重塑:改变核小体的位置,显著改变染色质结构,调节转录因子对DNA的可及性。
表观遗传变化如何影响衰老?
衰老伴随着渐进的表观遗传漂移——即从年轻细胞的原始表观基因组配置逐渐偏离。这包括异常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这些累积起来导致基因表达失调、细胞功能受损以及与年龄相关的表型和疾病。研究表明,这些变化不仅仅是相关性的,而是衰老的因果因素。例如,在同卵双胞胎中,尽管遗传背景相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观遗传谱型变得越来越不相似。同样,已知能够延长寿命的干预措施如热量限制会影响表观遗传状态。
科学家们利用这种对DNA甲基化标签积累的了解,开发了诸如表观遗传时钟这样的工具。其中一个最著名的版本是Steve Horvath在2013年开发的Horvath时钟,它利用多个组织中的甲基化模式来计算一个人的生物年龄,具有惊人的准确性。
关键的年龄逆转研究
开创性的实验表明,表观遗传重编程可以恢复老化组织的年轻特征。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实验室的一项重要早期研究进一步证明,在加速衰老的小鼠模型中周期性表达Yamanaka因子(OSKM)可以延长寿命并改善与衰老相关的标志物,而不会诱导多能性。通过间歇激活OSKM因子,研究人员避免了连续重编程通常伴随的肿瘤发生风险。经过处理的小鼠表现出肌肉再生改善、胰腺功能增强和更年轻的表观遗传谱型,表明部分重编程可能是系统性年龄逆转的可行策略。
另一项2020年由哈佛医学院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表达Oct4、Sox2和Klf4(OSK因子)可以逆转与年龄相关的DNA甲基化并改善视觉功能。该干预需要TET(十-十一易位)酶TET1和TET2 DNA去甲基化酶,这表明主动DNA甲基化重塑在恢复活力中的作用。
类似地,在另一个早衰症小鼠模型中周期性表达OSKM也改善了组织功能并延长了寿命,支持了体内部分重编程的可行性。
最近的进展还包括化学诱导的重编程。哈佛医学院的另一个研究团队确定了六种由小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如丙戊酸、福斯高林和反苯环丙胺,能够在没有基因操作的情况下逆转人类细胞的转录组衰老,标志着向临床转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伦理和技术挑战
尽管前景光明,表观遗传重编程仍面临重大障碍。首要关注之一是完全重编程带来的致癌风险。在诱导恢复活力的同时保持体细胞身份是一个关键问题。过度表达OSKM因子可能导致去分化或部分退回到多能状态,这可能会引发肿瘤形成或破坏组织功能。
表观遗传决定论的概念,即认为性状和行为的表达是由表观遗传机制而不是DNA序列单独决定的,也引发了伦理关切。生活经历可以印刻可遗传的变化,这挑战了个人自主权的概念,并使隐私保护复杂化。如果在监管标准建立之前就商业化重编程疗法,还存在公平获取的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看,挑战包括开发安全有效的重编程因子递送系统,特别是在体内,其中病毒载体可能带来整合风险和免疫反应。正在探索非整合系统如mRNA、蛋白质和纳米颗粒,但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靶向。
其他技术挑战包括需要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实时监测重编程效果,以及重编程混合物的潜在脱靶效应,尤其是在具有不同表观遗传签名的异质组织中。
商业影响和长寿初创公司
生物科技行业迅速动员,探索表观遗传重编程的潜力。Altos Labs、Rejuvenate Bio和Life Biosciences等公司正在投资旨在通过基因疗法、小分子和合成生物学延长健康寿命和逆转与年龄相关的损伤的平台。虽然大多数干预措施仍处于临床前阶段,但风险资本投资和制药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加速开发。例如,Rejuvenate Bio已在心血管疾病模型中启动了OSK介导的重编程的概念验证研究。
此外,Altos Labs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研究中心,以调查安全的部分重编程协议。然而,目前的监管框架落后于创新步伐,成为临床应用的瓶颈。
表观遗传疗法的未来方向
表观遗传疗法有望成为精准医疗的基石。当前趋势表明,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机器学习和合成生物学的进步将使对表观基因组的更精确控制成为可能。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非整合递送系统,如mRNA、蛋白质和纳米颗粒,这些系统可以避免基因组改变,以及针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靶向部分重编程。
识别和使用衰老生物标志物以个性化干预,以及将表观遗传调节剂与抗炎药物和消除与组织损伤相关的细胞的senolytics联合使用的组合疗法,也是表观遗传疗法的有前途的领域。
此外,正在进行的小分子表观遗传调节剂研究可能会产生可扩展的、非侵入性的干预措施。然而,通往临床转化的道路复杂且充满许多伦理和技术挑战。尽管如此,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科学发现速度和大量的商业投资表明,表观遗传疗法可能很快进入治疗领域。能够安全有效地操纵表观基因组为长寿科学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