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蜱虫病威胁

警惕蜱虫病威胁,四招助力你和家人远离病魔!

2025-04-13 09:45:01
作者:张熙
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学科:感染科,字数:1358

近期,某地报告了多例被蜱虫叮咬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患者。这种病俗称“蜱虫病”,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不少患者在户外活动后出现症状,且初期可能没啥明显痛感,导致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该病主要表现为高热、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降低,少数患者病情严重且发展快,甚至可能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了解这一事件。

多地现蜱虫病情况全知晓

近期,某地自入夏以来已报告多例感染SFTS的患者。据疾控中心报告显示,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些山林地区周边。这些患者大多是在户外活动后染病。他们典型症状有:

  • 高热,体温常常超过38度,浑身乏力,仿佛身体被抽走了力气。
  • 血小板减少明显,有的患者血小板数量比正常值低了一半还多。

有位患者李先生,前段时间去山林里游玩,回来后没几天就感觉身体不对劲,有点发热、乏力,但他没太在意。又过了几天,症状越来越严重,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血小板和白细胞都明显降低,确诊为SFTS。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才逐渐康复。

深度剖析蜱虫病的可怕之处

SFTS的病因就是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而主要传播途径就是蜱虫叮咬。蜱虫宛如一个病毒的“搬运工”,当它叮咬人类时,病毒就趁机进入人体。

这种病主要特征如下:

  • 高热,持续的高温会让患者身体机能下降。
  • 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变差,容易出现出血倾向,比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
  • 白细胞降低会使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让患者更容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袭。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SFTS严重时可能导致多器官损伤,约有5% - 15%的患者会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近期进入高发季,主要是因为气候变暖,每年4月至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它们大量繁殖,人们在户外活动时被叮咬的几率大大增加。

四招助力远离蜱虫病

为了预防蜱虫病,大家可以这样做:

  1. 尽量避免前往蜱虫密集区域,特别是在每年4月至10月的高发季节。如果必须要去户外活动,要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衣物,把自己包裹起来,就像给身体穿上一层“防护铠甲”。还可以使用驱虫剂,让蜱虫不敢靠近。
  2. 户外活动回来后,一定要仔细检查身体是否有蜱虫附着,尤其是腋窝、耳后、腹股沟等隐蔽部位。
  3. 如果发现蜱虫,不要慌张,用镊子小心地夹住蜱虫的头部,慢慢向上提拉,注意不要挤压蜱虫的身体,以免把更多的病毒挤入体内。
  4. 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要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就医前,尽量不要自行处理伤口,以免造成感染。

谨记蜱虫病就在身边的要点

SFTS对个人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会让患者身体遭受病痛折磨,还会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就像李先生,生病期间无法正常工作,家里人还要照顾他,一家人都跟着操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识别蜱虫。蜱虫一般呈褐色或黑色,有八只脚,大小不一,小的像芝麻粒,大的像黄豆。在草丛、树林等蜱虫密集区域活动时,一定要保持警惕。

对于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人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SFTS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个人健康威胁大。了解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能降低感染风险,大家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