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笑容:揭秘一天中幸福感的科学依据

更新时间:2025-04-03 13:52:51
源新闻来源:IOL
语言:英语,所在国:南非
分类:健康研究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睡一觉吧,明天早上你会感觉好些。”这是父母、朋友甚至陌生人常给的建议。但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吗?

根据最近发表在《BMJ心理健康》杂志上的一项分析,一天中的时间和我们情绪状态之间的关联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情绪在一整天中会按照一种可预测的模式波动,在某些时刻达到高峰,在另一些时刻则陷入低谷。

如果你曾经疑惑为什么早晨感到格外积极或者下午时分感到疲惫不堪,那么你并不孤单。对于南非那些在工作、家庭和社会活动之间努力平衡的人们来说,了解时间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可能是实现更健康、更有意识生活的关键。

情绪波动的科学

这项研究分析了来自84个国家240万用户的5.09亿条推文,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全球趋势:人们往往在早晨和睡前感到最幸福。数据显示,在工作日,积极情绪在早上6点到9点之间达到高峰,然后在下午3点到4点之间降至最低,随后在傍晚逐渐回升。

有趣的是,周末这种模式略有变化。由于许多人利用周末补眠,早晨的幸福高峰移到了大约9点,之后同样经历中午的低谷和晚上的回升。

研究人员表示,早晨的积极情绪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醒来后精神焕发、享用营养早餐或进行晨间活动如锻炼。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所谓的享乐型幸福感——即从愉快的短暂体验中获得的幸福感。

享乐型幸福与自我实现型幸福:两种不同的幸福

  • 享乐型幸福:指的是享受一杯咖啡、看一段搞笑视频或与朋友社交等瞬间的快乐。
  • 自我实现型幸福:这种幸福更为深刻且持久,包括与个人价值观相符的行为所带来的满足感。例如,参加心理治疗、反思个人成长或向亲人表达感激之情。

这两种形式的幸福都在我们的整体幸福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研究表明一天中的时间对这些体验有着显著影响。

我们可以从这项研究中学到什么?

无论你是备考的学生、赶截止日期的专业人士还是身兼数职的家长,下午3点的低谷似乎不可避免。然而,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采取主动措施来应对。例如:

  • 早晨开始时设定明确意图:早晨是我们情绪自然最高的时候,是处理重要任务、锻炼或反思个人目标的最佳时机。
  • 确保高质量睡眠: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早上的幸福感,争取每晚7到9小时的优质睡眠。缺乏睡眠与易怒和较低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实用的幸福感提升技巧

  • 应对午后低谷:尊重午后的情绪下降。午间是一个重新充电和增加幸福感的好机会,但这需要远离压力大的活动。
  • 对自己友好:尤其是在困难时刻,对自己要有同情心。像对待朋友一样善待自己。

具体做法包括:

  • 社交:利用午餐时间与同事、朋友或亲人交流。研究表明,人际连接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 专注饮食:享受一顿营养丰富的餐食,不受干扰地细嚼慢咽。富含Omega-3脂肪酸、全谷物和水果的食物可以提升情绪。
  • 走出户外:接触自然光和新鲜空气可以显著提高幸福感。即使只是10分钟的户外散步也能改善心情和精力水平。
  • 晚间反思:晚餐后的时段再次迎来积极情绪的上升,利用这段时间与亲人互动、写日记或从事带来长期满足感的活动。花几分钟时间思考你所感激的事情。
  • 放下电子设备:休息时减少屏幕时间,转而阅读、伸展或冥想以清空思绪。
  • 关注当下:幸福感常常存在于日常的小事中。练习正念并珍惜当下,而不是担心过去或未来。

关键在于倾听身体的节奏,专注于有意义的连接,并参与能够刷新心灵和灵魂的活动。幸福不仅仅是短暂的快乐时刻,而是培养能带来持久满足感的习惯。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