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危害大!这些正确预防和应对措施要牢记
近期,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来了一位特殊患者叶女士。吃饭时,她不小心吞了根鱼刺,刚开始只是有点不舒服,没太在意。可接下来三天,吞咽疼痛越来越严重,她只好来医院求助。医生先做了胸部CT,确定食管里有异物,但初次胃镜却没找到鱼刺位置。经验丰富的周飞副主任医师判断,鱼刺可能扎进食管壁甚至穿出去了。为确保安全,医生团队决定在内镜下切开食管壁取刺。好在手术顺利,成功帮叶女士取出了鱼刺,解除了痛苦。
吞咽鱼刺的风险及后果
叶女士这样的情况可不少见,很多人吃饭时都可能遇到。要是不小心吞了鱼刺,刚开始症状轻,容易被忽略。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可就大了。比如,鱼刺扎进食管壁,会引起局部炎症、感染,严重的还会穿孔。一旦穿孔,细菌跑到胸腔或腹腔,引发脓肿、败血症等,会危及生命。而且,鱼刺还可能造成食管狭窄,影响正常吞咽。
医学统计显示,每年因鱼刺卡喉去医院的人有很多,部分患者因为没及时治疗,出现了严重并发症。这足以说明,大家得重视鱼刺卡喉这件事啦。
错误的应对方法及其危害
鱼刺卡喉时,不少人会尝试一些“土方法”,但往往是错的。有人想通过吞咽食物,像馒头、米饭来把鱼刺带下去,这不仅没用,还会让鱼刺扎得更深,增加取出难度和风险。喝水也不行,不仅冲不走鱼刺,还可能刺激喉咙,让疼痛和不适更严重。还有人听说喝醋能软化鱼刺,这也不科学。醋的酸性根本软化不了鱼刺,反而可能损伤食管黏膜,造成二次伤害。
医生提醒,一旦发现鱼刺卡喉,别再用这些错误方法了,应立刻停止进食,尽快去医院。医生能用内镜等手段,准确找到鱼刺位置并安全取出,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想要避免鱼刺卡喉,吃饭时就得专心,细嚼慢咽,尤其是吃带刺的鱼时,更要小心。选择去骨鱼或者用工具把鱼刺挑出来,也是个好办法。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家人要多留意他们的饮食安全,确保食物里没有残留鱼刺。
要是不小心吞了鱼刺,正确做法是马上停止进食,保持冷静,别剧烈咳嗽或呕吐,防止鱼刺移位。然后尽快去医院,让专业医生处理。早点干预,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自己的健康。
叶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鱼刺卡喉别不当回事,正确预防、及时就医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