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好转别放松!这些防护要点要牢记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传来好消息,全国范围内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显著下降,流感样病例占比、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阳性率持续走低。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个人在预防和应对健康风险上,依然责任重大。
个人防护:筑牢健康防线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个人防护可是防控的关键一环。
良好的卫生习惯堪称预防疾病的头道防线。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 20 秒,就能有效去除手上病菌;正确佩戴口罩,让口罩紧紧贴合面部,遮住口鼻,可阻挡飞沫传播;别用手触摸面部,防止病菌从口、鼻、眼钻进体内。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通风不好的地方。要是非得去,就挑人流少的时段,和他人保持 1 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
接种疫苗也不容忽视。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公众得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等针对性疫苗。老年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是易感高风险人群,更要优先接种。而且,随着疫苗研发不断推进,记得关注官方推荐,适时更新免疫计划。
日常生活里,还要留意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也能用空气净化器改善空气质量。与此同时,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心理健康:别让心灵“感冒”
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人们心理压力增大,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可能找上门来。这些负面情绪要是不及时疏导,可会影响身心健康。我们可以做做深呼吸练习、冥想放松训练来缓解压力,也能参加线上线下的心理咨询活动。
社交支持网络也相当重要。和家人朋友保持紧密联系,分享感受和经历,互相鼓励支持。社区组织可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营造积极氛围。对于因疫情陷入困境的人群,社会各界得伸出援手。
媒体传递信息时要注重正面引导,别过度渲染负面新闻。同时,利用各种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应对方法,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理性的认知态度。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流行趋势与个人应对:掌握动态,守护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近期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近期数据表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较上周同期下降 8.2%,较高峰期下降 30%左右。这意味着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不过,病原体种类繁多且复杂,老年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仍是易感高风险群体。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可能继续下降,但仍有不确定因素。个人可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政府会继续加强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作为公民,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社区健康监测,如实报告健康信息,遵守公共场所防疫规定。
虽然当前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有所好转,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从日常点滴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按时接种疫苗,保持乐观心态。同时,关注身边人的健康,给予关心支持。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应对未来挑战,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