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为可能从北极永久冻土中出现并威胁人类的“猛犸痘”病毒做准备
源新闻来源:Daily Mail
语言:英语,所在国:英国
分类:健康研究
国际专家进行了一次培训演习,以防范他们认为可能是下一次大流行病源头的威胁——冷冻的古代动物。
这项名为“北极演习”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活动将来自15个国家的专家与一种名为“猛犸痘”的虚构病毒进行了对抗。
团队的任务是控制一种从冷冻的猛犸象尸体中出现的病原体的传播——该病原体感染了发现它的科学家和摄制组,然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虽然情景和病毒完全是虚构的,但科学家警告说,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永久冻土融化而释放出“僵尸病毒”的威胁是非常真实的。
专家们发现,所谓的“玛士撒拉微生物”可以在土壤和冷冻动物体内休眠数万年。
如果这种疾病从冰中释放出来,我们的身体将没有任何自然防御来抵抗感染,就像新冠病毒首次出现时一样。
就在几天前,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警告说,全球变暖正在增加这些冷冻微生物向活体动物和人传播的机会。
沙迦大学环境健康科学专家、该研究的共同作者Khaled Abass博士说:“气候变化不仅在融化冰层——它还在融化生态系统、动物和人之间的屏障。”
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情景,但科学家警告说,从数千年来一直被冻结在冰中的动物身上释放出的病毒是有可能的。今年三月,科学家们对一只5万岁的幼年猛犸象进行了尸检。
世卫组织提供的“北极演习”文件也列出了此类事件发生的风险。“科学研究表明,古老的病毒可以在永久冻土中存活数千年。”《每日电讯报》报道说。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永久冻土融化引发了人们对未知病原体释放的担忧。”
在“北极演习”中,“猛犸痘”是一种致命的病原体,与现已灭绝的天花和目前正在传播的猴痘(也称为mpox)密切相关,其死亡率介于这两种病毒之间。
据估计,天花感染的人中有三分之一会死亡,在1980年通过全球疫苗接种运动根除之前,大约有5亿人死于天花。
猴痘的死亡率要低得多,但仍可能致命。一种主要在非洲传播的新菌株对儿童尤其危险,感染后死亡率高达十分之一。
“猛犸痘”情景设计为可控的,前提是各国合作遏制其传播。
参与国包括丹麦、索马里、卡塔尔、德国、沙特阿拉伯和乌克兰的代表。
每个国家只得到了部分信息,他们的“猛犸痘”疫情略有不同,以测试他们如何共享信息。
例如,其中一个小组被告知其中一名受感染的北极研究人员在一艘游轮上,这给了他们一个隔离环境,可以用来观察病毒传播的速度。
其他国家则面临不同的情况,如大型聚会或单个家庭内的爆发。
虽然演习持续了两天,但设计模拟的是假设疫情爆发后的三周。
在第二天,参与者被告知,由于政治因素和各国策略的不同,控制病毒的进展受到了阻碍。
然后他们不得不适应一些国家实行国际封锁,禁止所有入境者,而其他一些国家则保持开放边境,但依赖接触追踪等措施。
最终,团队成功控制了“猛犸痘”疫情。
但世卫组织承认,现实中的疫情爆发在国际合作方面可能会更加复杂。
例如,美国在特朗普总统任内以及阿根廷宣布退出全球卫生机构。
与此同时,冷冻病原体感染人类的威胁正在增加。
随着冰层消退,科学家们正在寻找冷冻的灭绝动物,同时象牙猎人也在寻找猛犸象牙以牟利。
十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北极冻结的细菌和病毒仍然具有感染生物体的潜力。
2014年,科学家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分离出病毒,并证明它们可以感染活细胞,尽管已经被冻结了数千年。
同样,在2023年,科学家成功复活了一种被冻结了48,500年的变形虫病毒。
科学家估计,每年有四十六万亿个细胞从永久冻土中逃逸。
虽然研究人员估计,只有百分之一的古老病原体可能破坏生态系统,但从冰中逃逸的大量细胞使危险事件更有可能发生。
已经有一些事件表明了潜在的风险。
2016年,炭疽杆菌孢子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被冻结75年的动物尸体中逃逸,导致数十人住院,一名儿童死亡。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