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胖与假胖有何不同体脂率才是关键
“我又胖了”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胖并非简单的表象,实际上可分为真胖和假胖。体质指数(BMI)以及体脂率都是判断胖瘦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不能仅以体重来评判。肌肉量高可能看起来胖却是假胖,体重不高但体脂率超标则是真胖,了解这些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认识自身身体状况。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真胖和假胖的相关知识。
真胖与假胖的判断标准
要判断真胖还是假胖,有一些具体的标准可供参考。首先来说说体质指数(BMI)。BMI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即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例如,一个人的体重是60千克,身高是1.6米,那么他的BMI=60÷(1.6×1.6)≈23.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的正常范围在18.5至23.9之间。若BMI在24至27.9之间,就属于过重;而BMI达到28及以上,则属于肥胖。通过计算自己的BMI值,就能初步判断自己的胖瘦情况。不过,BMI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准确区分脂肪和肌肉的比例。
此时,体脂率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性别、年龄的体脂率正常范围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成年男性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在15%至18%左右,女性则在20%至25%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脂率可能会略有上升。
如果一个人体重不高,但体脂率超标,比如男性体脂率超过25%,女性体脂率超过30%,即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也属于真胖。因为体脂率高意味着体内脂肪堆积较多,这会对健康产生潜在威胁。而有些人肌肉量高,比如经常进行力量训练的人,肌肉比较发达,可能看起来比较壮实甚至有点“胖”,但实际上他们的体脂率可能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就属于假胖。
真胖与假胖的形成原因
真胖和假胖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先来看真胖的形成原因:
- 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如经常吃油炸食品、甜品、饮料等,会导致摄入的能量远远超过身体的消耗,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此外,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不吃早餐、晚餐过于丰盛等,也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使脂肪更容易堆积。
- 缺乏运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倾向于久坐不动,长时间坐着工作、看电视、玩手机等,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脂肪就容易堆积。而且缺乏运动还会使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率下降,进一步加重脂肪堆积。
- 新陈代谢缓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逐渐减慢,消耗的能量减少,即使饮食和运动没有改变,也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体脂率上升的情况。此外,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会导致新陈代谢缓慢,从而引发真胖。
- 内分泌失调:内分泌系统对身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内分泌失调,比如雌激素、胰岛素等激素水平异常,就会影响脂肪的代谢和分布,导致体脂堆积。
再说说假胖的形成原因:
- 力量训练导致肌肉发达:经常进行力量训练的人,肌肉会不断受到刺激而增长。肌肉的密度比脂肪大,所以肌肉发达的人看起来可能会比较壮实甚至有点“胖”,但实际上他们的体脂率并不高,这种假胖是健康的。
- 疾病或药物引起的水肿: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能会导致身体水肿,使身体看起来臃肿。此外,一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等,也可能会引起水肿的副作用,造成假胖的现象。
真胖与假胖对健康的影响
真胖和假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真胖对健康的危害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体脂率过高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 糖尿病风险上升:肥胖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调节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 关节疾病: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膝关节、踝关节等承重关节,容易引起关节磨损、疼痛,甚至导致关节炎等疾病。
而假胖中的肌肉量高对身体健康有很多积极作用:
- 增强基础代谢率:肌肉是消耗能量的重要组织,肌肉量增加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能量,有助于控制体重。
- 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当的肌肉量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有能力抵抗疾病。
- 改善骨骼健康:力量训练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不过,假胖中如水肿等异常情况如果长期存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比如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肾脏负担等。
总的来说,真胖和假胖的判断标准、形成原因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各有不同。不能仅凭外观或体重来判断胖瘦,应综合考虑身体成分,关注体脂率等指标。人们要重视自身健康状况,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