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到啦!快开启健康养生之旅,享受快乐生活!
2025-04-27 09:20: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养生,学科:保健科,字数:1188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中医认为春天是“发陈”之季,此时多出去玩,不仅能让人心情愉悦,还能补气血、养肝脏。
《黄帝内经》里的春天,和气血有啥关系?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春季被视为“发陈”之季。中医讲究“动则生阳”,意思是活动能让阳气生发,促进气血的运行。如果气血不足,身体就像缺了动力的机器,可能出现疲倦、头晕、面色苍白或萎黄等症状,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等情况。
春天出去玩,好处知多少?
- 晒太阳:阳光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辅助阳气生发,使气血运行更顺畅。
- 看风景:欣赏自然景观可疏解肝气,缓解压力,中医认为"肝主疏泄"的情绪调节功能与此相关。
- 爬山:适度的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但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
- 踏青:郊外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较高,能改善呼吸功能,中医认为这有助于脾的运化作用。
- 接触自然:通过抱树等行为进行"森林浴",可降低压力激素水平,这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相契合。
春日活动这么玩才尽兴
- 踏青散步:选择公园、郊外等空气清新处,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以上,行走时保持心率在(170-年龄)次/分钟以下。
- 茶山徒步+野餐:以浙江余杭区径山茶道为例,建议徒步时速不超过5公里,结束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城市公园活动: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快走、太极拳等运动,注意活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
春日饮食吃什么?
- 草莓:每100克含47mg维生素C,可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建议每日摄入200-350克,血糖异常者需控制量。
- 菠菜:焯水后草酸含量降低,更适合补铁。建议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食用。
- 春笋:膳食纤维含量2.8g/100g,肠胃功能弱者建议适量食用。
- 樱桃:铁含量0.4mg/100g,虽不高但含促进铁吸收的维生素C。
慢性病患者春日出行注意啥?
- 心脑血管疾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运动时保持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0%(最大心率=220-年龄)。
- 高血压:避免10:00-16:00紫外线强烈时段外出,运动后血压可能下降10-20mmHg,需监测调整药量。
- 糖尿病:建议餐后1小时活动,运动时随身携带15g碳水化合物应急食品。
惊蛰时节怎么养生?
此时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运动前注意空气湿度,相对湿度>80%时应减少室外活动时间。
春季养生常见误区
- 过度进补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出现舌苔厚腻等食积症状
- 过早换装要警惕"倒春寒",人体末梢循环较差,手足保暖尤为重要
在这个美好的春天,希望大家能多出去走走,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滋养,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