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应对策略

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巨大,该如何应对?

2025-04-23 09:35:01
作者:张熙
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学科:神经科,字数:983

近期,阿尔茨海默症再次引发关注,这种疾病不仅折磨患者,也让家属承受着巨大压力。究竟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是怎样一种体验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和家庭的双重困境

阿尔茨海默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多发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患病后,病情会逐渐恶化:患者先是因海马体萎缩导致记忆力下降,接着顶叶受损引发空间辨别能力减弱,生活自理能力也慢慢丧失;到了后期,前额叶和颞叶的病变可能导致完全失去行动能力,连基本的饮食和吞咽功能都无法完成。此外,额颞叶退化还可能导致行为异常,如随地大小便、乱砸东西、言语混乱等。在北京寿山福海养老院工作的闫小娟就见过不少家属,因难以承受照护压力情绪崩溃,最终只能把患者送到专业机构。

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巨大,防范刻不容缓

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中,每100人就约有3人患病;85岁以上老人里,每3-4位中就有1位被此病困扰。这种疾病进展不可逆,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导致患者家庭承受年均约10万元的经济负担。早期干预和科学护理尤为重要,家属需要掌握预防跌倒、防走失等安全护理技巧,同时学习应对攻击性行为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应对阿尔茨海默症:科学护理与系统支持

对于患者护理,建议采取分层管理策略:早期阶段可通过认知训练(如记忆卡片游戏)和运动疗法(如太极拳)延缓病程;中期需建立结构化日常生活流程,使用防滑地垫等适老化改造;晚期则需要专业吞咽评估和体位管理。家属可借助智能穿戴设备实现远程监护,北京部分社区已试点"喘息服务",为照护者提供临时托管支持。

预防与治疗:多维度的应对策略

预防需构建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强调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二级预防通过APOE基因筛查实现早发现,三级预防采用多奈哌齐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延缓进展。最新研究显示,地中海饮食模式可将发病风险降低30%。临床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推出的"认知促进治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和怀旧疗法,已取得显著疗效。

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展望

我国正在推进"认知友好社区"建设,上海等地已试点设立社区记忆门诊。2024年国家医保将奥拉西坦等促智药物纳入报销范围,商业保险也推出专项长期护理险。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数据显示,早期诊断可使患者维持独立生活能力延长5-8年,这需要公众提高对轻度认知障碍(MCI)筛查的重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