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脑库:逝者的大脑如何帮助改善生活
源新闻来源:The Straits Times
语言:英语,所在国:新加坡
分类:健康研究
位于诺维娜李光前医学院校区的新加坡脑库(BBS)是东南亚首个此类设施。该设施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死后的人类大脑组织,并将其妥善保存,用于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科学研究。
劳坎豪女士在58岁时第一次中风。2000年,她在一次数学会议上向观众演讲时,突然发现自己“说不出”想说的话。她立即停止了演讲并被送往医院。这位单身母亲随后从公务员岗位退休,但继续前往其他国家担任教育顾问。劳女士在60岁出头时被诊断出患有烟雾病,这是一种罕见且进行性的脑血管疾病,由大脑底部动脉阻塞引起。患者的这些小血管无法充分补偿血液供应,导致中风。经历了三次中风和三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劳女士依然坚强并且思维清晰。她将在8月份迎来83岁生日。
她说:“我被告知,比我年轻且脑部扫描结果更好的烟雾病患者已经去世了。” 劳女士感谢医疗专业人员、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决定为那些同样面临这种威胁生命的疾病的人做点什么。她于2024年5月签署协议,同意在去世后将大脑捐献给BBS。
自2019年11月27日正式成立以来,已有420人承诺捐献大脑,BBS已收集到11个大脑和7个脊髓。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其中一个半球会被迅速冷冻,另一个则用福尔马林固定。研究旨在帮助预防、诊断和治疗影响大脑的各种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BBS是国家神经科学研究所、李光前医学院、国家医疗集团、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科学技术研究局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合作项目。在2024年11月BBS五周年庆典上,新加坡卫生局局长马肯教授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神经系统疾病是研究的重点。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将有超过10万人患有痴呆症。
虽然新加坡的预期寿命居世界前列,但人口老龄化速度很快。由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预计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BBS副主管兼国家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内科高级顾问叶天荣博士说:“我们对这些疾病的理解有限,因为我们无法在活体患者中获取大脑组织并进行详细研究。”
此外,我们还不了解亚洲遗传背景如何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为可能存在重要的、尚未发现的机制差异,这阻碍了针对亚洲患者的治疗方法的发展。BBS的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死后大脑捐赠才能深入了解具有亚洲特色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使研究人员能够详细检查大脑。磷酸盐缓冲液用于湿润纱布,在解剖过程中保持大脑组织的湿润,以维持结构完整性。更深入地了解生物途径将帮助研究人员制定可以阻止脑细胞进一步损伤并在某些情况下修复受损细胞成分的疗法。
叶博士说:“对于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一旦达到2000至3000名注册捐赠者,我们可以预期每年都会有稳定且大量的大脑捐赠。” 随着更多的大脑和脊髓样本,可以计划更大规模的研究。此外,本地和国际组织也将能够请求使用这些组织样本,从而让更多研究人员研究这些神经系统疾病。
BBS目前通过在活动中设立展台来开展公众宣传活动,提供有关大脑捐赠过程的信息,并分享研究目标。工作人员还举办讲座,例如在公共图书馆。除了与医疗机构合作外,BBS还与养老院、居民委员会、临终关怀机构以及非营利组织合作,如帕金森协会、新加坡国家中风协会、痴呆症新加坡分会和多发性硬化症协会。
尽管如此,仍存在一些挑战,主要是公众对大脑捐赠及其重要性的理解有限,导致捐赠者较少。有些人因文化和宗教考虑而犹豫不决,担心没有大脑会影响葬礼或火化。还有些人误解了取脑过程,担心会影响外观,尤其是打算举行开棺仪式的人。还有一些人为了避免给悲痛的家庭增加负担而选择不捐赠。
叶博士表示:“新加坡脑库希望向捐赠者及其家人保证,捐赠过程中头部形状会得到保留。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在头部后面剃掉一小块区域进行切口,但这不会影响面部外观,仍然可以举行开棺仪式。” 他还补充说:“家庭成员只需在捐赠者去世后致电脑库,脑库将协调所有过程,包括运送遗体进行大脑捐赠、取脑以及将遗体归还给家庭进行丧葬事宜。”
劳女士作为一生的教育工作者,充满生活经验和故事。她希望她的大脑在去世后能讲述一个有意义的故事。“研究我的大脑可能会帮助医生了解我为何能够继续良好地生活,并推进关于烟雾病的研究,找到病因和治疗方法,让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能够接受更便宜且更有效的治疗。” 她说。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