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肠道细菌能否预测CAR T治疗结果?

更新时间:2025-04-22 19:56:35
源新闻来源:Medscape
语言:英语,所在国:美国
分类:健康研究

要点:

通过对接受idecabtagene vicleucel (ide-cel)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特定细菌种类与治疗反应和毒性结果之间存在关联。主要微生物群破坏(定义为优势菌群占比超过35%)与较高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风险相关。

方法:

  • 研究人员对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休斯顿,n = 20)和莫菲特癌症中心(坦帕,佛罗里达州,n = 13)的33名接受ide-cel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117份粪便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样本收集时间从ide-cel输注前49天到输注后91天不等,具体时间点包括:血浆分离(中位数,第-21天),淋巴清除前(中位数,第-5天),ide-cel输注时(中位数,第0天),ide-cel输注后1周(中位数,第+7天),以及ide-cel输注后≥2周(中位数,第+28天)。
  • 分析还包括在ide-cel输注当天收集的样本(n = 16)中的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吲哚和阴离子代谢物)的质谱评估。

结果:

  • 基线样本中具有优势菌属的患者显示出显著更高的≥2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生率(46.2%),而无优势菌属的患者为11.1%(P = .043)。
  • 研究人员在应答者中发现了特定细菌种类的富集,包括Flavonifractor plautii、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Blautia faecis和Dysosmobacter物种,这些细菌与短链脂肪酸水平升高显著相关。
  • 根据作者的说法,ide-cel输注后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且与治疗反应和毒性相关的细菌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
  • 网络分析显示,F. plautii与应答者中增加的吲哚代谢物相关,这表明可能影响治疗结果的潜在机制途径。

实践意义:

“我们的发现揭示了ide-cel反应和毒性之间新的微生物组关联,这些关联可能有助于开发改善CAR-T治疗结果的方法……探索这些途径可能会导致识别出能够增强CAR T细胞疗效或减少毒性的特定微生物组修饰。”研究作者写道。

来源:

这项研究由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Neeraj Saini领导,并在线发表在《Blood Advances》上。

局限性:

根据作者的说法,本研究与先前研究中与反应相关的细菌种类之间的差异可能归因于较小的队列规模和地理差异。研究人员指出,地理区域可以显著影响微生物组模型的预测能力。

披露:

这项研究得到了慈善捐赠的支持,用于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Moon Shots Program和创新微生物组和转化研究平台,以及来自国家癌症研究所对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癌症中心支持补助金。Neeraj Saini报告了与Panbela Therapeutics的联系。其他披露详见原文。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全文内容涉及AI跨语种自动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