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健康
国内健康世界健康探索科学
重视睡眠健康

重视睡眠刻不容缓!关乎健康赶紧行动

2025-01-27 09:05: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睡眠障碍,学科:心理科,字数:1275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常常被我们遗忘在角落。最新研究显示,成年人每晚需睡7至9小时才能经历完整睡眠周期,可现实是很多人都没达标。睡眠不足可不是小事,它不仅会悄悄影响短期记忆力、注意力和情绪,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给身体埋下疾病隐患,让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所以,保证充足又高质量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睡眠不足,身体会发出这些“抗议信号”

睡眠在人体机能调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包含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睡眠舞蹈”。

睡眠不足会让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具体表现如下:

  • 激素失衡影响免疫力:体内激素会失衡,比如皮质醇水平升高,直接影响免疫力,让我们更容易被病菌“盯上”。
  • 大脑功能受损:大脑功能也会受损,记忆力明显下降,认知能力变弱,学习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 情绪波动大:情绪像坐过山车,波动特别大,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容易陷入抑郁等心理问题。

中华网资料提到,凌晨3、4点总醒可能与五大疾病有关联,可见缺乏足够深度睡眠的危害不小。长期如此,各种健康问题可能会找上门来,一定要引起重视!

这些信号出现,可能提示睡眠障碍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睡眠问题,其实并不难。入睡困难、睡着后频繁夜醒、早上早早醒来,这些都是常见症状。出现这些情况,原因可能有不少,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或者睡眠环境不好,都可能是“幕后黑手”。

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专门设立“世界睡眠日”,就是为了让大家重视睡眠。我们也可以自己做些简单测试,比如记录一周内的睡眠时长和质量变化,这样就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啦。

这些方法,助你提升睡眠质量

想要改善睡眠质量,不妨试试以下实用方法:

  •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让生物钟稳定运行。
  • 打造舒适睡眠环境:选个合适的床垫和枕头,把卧室的温度、湿度、光照调整到舒适状态,打造“睡眠小窝”。
  • 睡前避免电子设备:睡前别老盯着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眼睛的刺激。
  •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对睡眠有好处,但别在快睡觉前剧烈运动。
  • 放松身心:要是工作学习压力大导致失眠,冥想深呼吸练习能帮我们放松紧张的神经。也可以试试自然疗法,像喝杯温牛奶、泡个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更容易进入梦乡。

要是调理一段时间还没效果,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不同年龄段,睡眠需求大不同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睡眠的需求不一样。搜狐网信息显示,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高中生8小时,初中生9小时,小学生10小时。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慢慢变化,新陈代谢变慢,需要的休息恢复时间也就多了。儿童青少年时期,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特别重要;成年人有合理的睡眠安排,工作和生活才能更有质量;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更得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大家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合理规划作息哦。

充足的高质量睡眠是身心健康的“基石”。希望大家重视睡眠,养成良好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