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健康
国内健康世界健康探索科学
游泳安全预防溺水

游泳爱好者必看!预防溺水这些要点要牢记

2025-02-08 09:50: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溺水,学科:康复医学科,字数:1133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上海华略智库高级合伙人李锋博士,在游泳时遭遇意外溺水,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48岁。李锋博士在相关领域成果斐然,此次意外为喜爱游泳运动的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凸显了游泳过程中潜藏的风险以及做好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游泳溺水事件背后的健康风险

游泳本是一项对健康有益的全身性运动,能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等。然而,溺水作为游泳过程中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就像李锋博士此次遭遇的意外,即便水性较好,也难以抵挡意外的降临。

在游泳前若未做好热身准备,身体进入水中后,肌肉突然受到冷水刺激,极易出现抽筋现象。一旦在水中抽筋,正常的游泳节奏便会被打乱,溺水风险大大增加。此外,对游泳环境不熟悉也是一大问题。自然水域中可能存在暗流、漩涡等危险状况,即便是在看似平静的泳池,也可能因设施问题等隐藏风险。而当人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时选择游泳,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在水中就容易失去平衡和控制能力,陷入危险境地。

深入剖析溺水风险的成因细节

  • 身体准备不足:人体从静止状态突然进入运动状态,尤其是冷水环境下的剧烈运动,若没有充分热身,肌肉、关节等无法迅速适应,抽筋几率大幅上升。以小腿抽筋为例,这是游泳中常见的抽筋部位,一旦抽筋,腿部无法正常发力划水,身体极易下沉。
  • 环境因素复杂:自然水域情况复杂,暗流往往隐藏在平静水面之下,肉眼难以察觉,一旦被卷入,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挣脱。漩涡更是具有强大的吸力,能迅速将周围物体卷入水底。在泳池环境中,泳池的深度变化、水质状况等也可能影响游泳安全。而且,很多时候意外发生后,现场缺乏有效的急救措施和专业人员,使得溺水者不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得到救治,这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游泳时预防溺水的正确做法

  • 充分热身:每次游泳前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以进行全身关节的活动,如转动手腕、脚踝,活动腰部、膝盖等,再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如压腿、伸展手臂等,让身体微微发热,持续5 - 10分钟左右。
  • 了解环境:务必对游泳环境进行详细了解。如果是在自然水域游泳,提前观察周边环境,查看是否有警示标识,向当地居民询问水域情况。在泳池游泳,要注意泳池的深浅标识、安全设施配备等。
  • 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游泳时间和强度,避免在过度疲劳或身体不适时游泳。游泳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节奏,不要过度逞强。
  • 掌握急救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溺水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等,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李锋博士的不幸离世令人惋惜,这一事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游泳安全的重要性。大家在享受游泳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