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软”但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
Japan's 'soft' but not ineffective approach to public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与全球许多国家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实施封锁措施不同,日本政府发布了卫生建议,并依赖公民自愿遵守。现在,来自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调查了这种做法如何影响公众的心理和健康相关行为,尤其是在大流行期间及之后的情况。
在一项发表于《国际灾害风险减少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上的研究中,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项面板调查的结果,该调查在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进行了30轮,旨在考察日本宣布的紧急状态对公众行为和认知的影响。
日本政府在大流行期间宣布了“紧急状态”。然而,各地的卫生建议和限制措施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我们发现,尽管从2020年4月起各地的限制政策存在差异,但在卫生行为、社交活动或风险认知方面的变化并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山田美穗指出。
“这表明,在紧急状态目标区域和其他地方之间,通过共享的社会和信息网络或仅仅是媒体,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
研究人员分析了约1200名日本公民在全国范围内的面板数据,这些人在超过四年的调查期间反复接受了调查,调查始于大流行的爆发。
“在某些地区宣布紧急状态后,人们意识到与COVID相关的风险增加了,”研究作者村上通夫说。
“我们还看到,戴口罩和手部消毒等卫生行为显著增加。即使在2020年5月底紧急状态解除后,人们仍倾向于继续这些卫生习惯一段时间。”
2023年5月,日本政府正式将COVID的法律地位降级至与季节性流感相同。这项研究还调查了这一政策变化对公民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我们发现,放松政策有几项值得注意的效果,”资深作者三浦麻子评论道。
“此后,人们对感染COVID的恐惧减少了,也更少进行戴口罩等卫生行为。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在这个阶段,42岁以上的人比年轻人更不愿意戴口罩——这一现象可能由老年人对感染后果的乐观偏见解释。”
不幸的是,COVID-19大流行似乎不是我们面临的最后一次全球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因此,从日本管理大流行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获得公众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