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常见谣言辟谣

一次性辟谣!痛风的10个常见谣言你中招了吗?

作者:张熙
2025-04-27 09:10:01阅读时长3分钟1347字
内分泌科痛风尿酸代谢降尿酸药秋水仙碱非布司他嘌呤酒精豆制品运动痛风发作抗炎治疗尿酸性肾病血尿酸控制专业医生医嘱

痛风,这个让很多人深受其苦的疾病,简单来说,是由于尿酸代谢异常,使得尿酸盐在关节等部位沉积,从而引发关节疼痛、红肿以及功能障碍等症状。很多时候,我们对痛风存在着各种误解,这些错误观念就像迷雾,让患者难以正确认识和治疗疾病。接下来,就为大家一次性辟谣关于痛风的10个常见谣言。

药物治疗谣言大揭秘

降尿酸药伤肝伤肾,真的最好不吃吗?

很多人觉得降尿酸药会伤肝伤肾,所以拒绝服用。但实际上,高尿酸对身体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持续的高尿酸可能会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甚至损害肾脏功能。而正规的降尿酸药物,虽然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相对较小且可控。医生会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秋水仙碱真的已被淘汰了吗?

有人认为秋水仙碱已经过时。其实,秋水仙碱仍是临床上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过去其副作用较大主要是因为使用剂量偏高,现代医学已调整为小剂量给药方案(如首剂1mg,后每2小时0.5mg),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非布司他副作用小,尿酸高就首选?

非布司他并非适合所有高尿酸患者。该药物主要适用于痛风患者,但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谨慎使用。2020年美国FDA黑框警告指出,非布司他可能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因此用药前需由医生评估患者具体情况。

生活饮食谣言大起底

尿酸高不能喝啤酒,喝点白酒就没事?

不少人觉得啤酒会升高尿酸,白酒应该没问题。实际上所有酒精饮品都会通过抑制尿酸排泄和促进嘌呤分解两种途径升高血尿酸。研究表明,每日摄入超过14克酒精(相当于40°白酒35ml)就会显著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痛风患者真的不能吃豆制品吗?

经过精加工的豆制品(如100克豆腐含嘌呤约60mg),其嘌呤含量显著低于动物内脏(300-500mg/100g)。《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明确指出,豆类食品的促尿酸代谢作用可抵消其嘌呤影响,患者可适量食用。

得了痛风,严格控制饮食就够了?

人体每天产生的尿酸中,约80%来自内源性嘌呤代谢,仅20%来源于饮食。即使严格低嘌呤饮食也只能降低血尿酸约1mg/dL,对于尿酸值>9mg/dL的患者仍需联合药物治疗才能达标。

痛风患者多运动,挥汗如雨就能降尿酸?

剧烈运动会导致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同时可能诱发关节损伤。建议患者在非急性期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每周5次30分钟快走),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5%范围内。

发作治疗谣言全攻破

痛风发作止痛就行,不发作不用药?

痛风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即便无症状时尿酸盐仍在持续沉积。根据《痛风诊疗规范》,患者需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360μmol/L(无痛风石)或<300μmol/L(有痛风石),以防止关节破坏和肾损害。

痛风发作关节积水,抽积液就好?

关节穿刺抽液属于有创操作,国内《痛风性关节炎诊治指南》明确指出,仅在特殊情况下(如诊断性穿刺)由专科医生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且不能替代规范的抗炎治疗。

单纯尿酸高没痛风,就不用治疗?

当血尿酸>540μmol/L时,即使无症状也需启动降尿酸治疗;>480μmol/L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时,同样需要药物干预。持续高尿酸会导致尿酸性肾病,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晚期可能进展为肾功能衰竭。 我们一定要科学认识痛风,不要被这些谣言误导。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痛风的知识,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权威医学资料。希望大家都能远离痛风的困扰,拥有健康的生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