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医健康
国内健康世界健康探索科学
警惕70岁大爷吃生鱼感染肝吸虫夏季高发期需注意

警惕!70岁大爷吃生鱼感染肝吸虫,夏季高发期需注意

2025-01-24 10:05:01
作者:范志远
疾病:肝吸虫病,学科:感染科,字数:1981

近期,广东地区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儿。一位70岁的大爷,仅仅因为食用了未处理的淡水鱼,就不幸感染了肝吸虫。起初,大爷身体各种不舒服,在家人焦急的陪同下赶忙前往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感染了肝吸虫。这可把大爷和他的家人们急坏了,这件事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肝吸虫病这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上。

1. 认识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究竟是何方“恶魔”呢?简单来讲,它是一种由于人们误食了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或虾而引发的寄生虫病。这肝吸虫一旦随着食物“溜”进人体,就会迫不及待地找到它们的“理想家园”——人体的肝胆管内。在这个“窝点”里,它们就像找到了乐土,开始“安营扎寨”,不断地“生儿育女”、繁衍壮大。

那它们在人体内是怎么“搞破坏”的呢?当肝吸虫寄生在肝胆管后,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鬼,不停地刺激胆管的内壁。时间一长,胆管内壁就如同被折腾得千疮百孔,炎症也就随之而来。这时候,人的身体就像拉响了警报,可能会感觉到右上腹传来阵阵隐痛,有时候还会莫名地恶心,连吃饭的胃口都没了。而且呀,这肝吸虫长期在胆管里肆意妄为,还会严重干扰胆汁的正常排放。胆汁排不顺畅,就好比下水道堵塞了,胆囊炎很可能就找上门来。要是情况愈发严重,甚至可能诱发胆管癌。你瞧瞧,这小小的肝吸虫,危害可真是不容小觑啊!

2. 为何食用未处理淡水鱼易感染

为什么未处理的淡水鱼会成为肝吸虫的“运输船”呢?首先,鱼生活的环境可能早已被肝吸虫卵“攻陷”。在一些池塘、河流里,要是存在肝吸虫的宿主,比如某些螺类,它们排出的肝吸虫卵就会像幽灵一样在水中四处漂浮。淡水鱼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水中生活,就很容易与这些虫卵“亲密接触”。虫卵一旦找到机会,就会像钻进堡垒的敌人一样,迅速钻进鱼的身体里,然后在鱼体内慢慢发育成幼虫。

肝吸虫在鱼体内就像隐藏的“特务”,生存状态十分“隐蔽”。它们会悄无声息地藏在鱼的肌肉、内脏等各个角落,不仔细查看根本发现不了。而且,这些幼虫在鱼体内可不安分,十分活跃。一旦人们误食了没有经过处理的这种淡水鱼,这些幼虫就如同找到了“光明大道”,随着食物顺利进入人体。它们就像欢快的旅行者,顺着消化道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肝胆管,然后开始在人体内兴风作浪、“作祟”起来。人体的消化系统对它们来说,简直就是一条“绿色通道”,毫无阻碍地就进入了肝胆管这个“根据地”,从而引发感染。

3. 夏季成为高发期的缘由

夏天一到,天气酷热难耐,人们的饮食习惯也跟着“变了脸”。这个时候,大家都热衷于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来驱散暑气、降降温度。像凉拌鱼皮、生鱼片之类的美食,深受不少人的喜爱。然而,这些看似美味的生冷食物中,如果藏有未处理干净的淡水鱼或虾,那感染肝吸虫的风险就如同火箭一般直线上升。

另外,夏季气温居高不下,鱼类也仿佛被注入了“兴奋剂”,变得格外活跃。活跃的鱼类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这使得它们接触到肝吸虫卵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高温环境就像是肝吸虫卵的“孵化温床”,非常有利于它们的孵化和传播。肝吸虫卵在适宜的水温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迅速孵化成幼虫。这些幼虫在水中急切地寻找合适的宿主,一旦遇到淡水鱼,就会像饿狼扑食一样,迅速钻进鱼体内寄生。如此一来,鱼体内携带肝吸虫的几率就大幅提高了。人们在夏季又偏爱食用生冷的鱼,自然就容易“中招”感染肝吸虫病。这就是夏季成为肝吸虫病高发期背后的“神秘关联”。

4. 预防措施不可少

医生再三强调,预防肝吸虫病,关键就在于坚决不生食鱼、虾等水产品。不管是那看起来新鲜诱人的生鱼片,还是凉拌的虾,都有可能隐藏着肝吸虫的幼虫,就像平静湖面下可能藏着暗礁一样危险。只有把鱼、虾彻底煮熟,才能像给它们来了一场“灭顶之灾”,将这些寄生虫统统杀死,确保我们的健康安全。

厨房用具生熟分开洗净这一点也至关重要。在厨房这个“小战场”中,如果切生鱼、生虾的案板和刀具,不清洗干净就直接用来切熟食,很可能就把肝吸虫的幼虫带到了熟食上,就好比把敌人引进了自己的阵营。所以,一定要准备专门的案板和刀具用于处理生的鱼、虾。每次使用完后,要用热水狠狠地“冲刷”它们,最好再用开水烫一烫,来一场全面的“消毒大战”。盛放食物的容器也要严格分开,生的鱼、虾要用专门的盘子装起来,坚决避免和熟食“亲密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防止交叉感染,大大降低感染肝吸虫病的风险。

食用未处理的淡水鱼而感染肝吸虫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就像一颗隐藏在身边的“健康炸弹”,随时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在夏季这个高发期,大家可得格外提高警惕。我们一定要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决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时刻留意厨房用具的卫生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远离肝吸虫病的可怕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