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产品虚假宣传识别

面对富硒产品虚假宣传,消费者该如何识别与防范?

作者:张熙
2025-05-05 09:55:01阅读时长3分钟1158字
保健科养生富硒产品虚假宣传防癌消费者老年人健康风险硒元素日常饮食保健食品科学健康管理临床研究举报直播带货信息传播

近日,上海辟谣平台针对直播间高价"富硒精华片"等产品虚假宣传防癌功效展开调查。部分商家在私域直播间诱导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购买高价富硒产品,一款10瓶装富硒精华片售价在2980元至4980元,折算每克单价达238-398元。官方指出,硒虽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可能中毒,且无证据表明富硒产品可防癌。专家提醒,正常饮食可满足硒需求,盲目补硒有健康风险。

富硒产品虚假宣传大揭秘

虚假功效宣传是商家常用手段,他们用"防癌""抗癌"等模糊表述误导消费者,这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中普通食品禁止宣称治疗功能的规定。部分直播间直接将硒元素与癌症预防关联,却无法提供权威医学证据。价格虚高现象突出,商家通过"稀缺性""专家推荐"等话术包装产品,例如某款21克装精华片标价近300元,实际成本与普通硒补充剂差异不大,利润空间高达数十倍。老年人因健康焦虑且信息辨别能力较弱,成为主要受害群体。商家利用"孝心礼物"等情感营销策略,强化其购买动机。需注意的是,过量补硒会导致中毒反应,包括恶心、脱发、指甲病变等,长期过量摄入甚至损害肝肾功能。我国居民通过日常饮食(如海产品、坚果等)即可摄取足够硒元素,额外补充需遵医嘱。

硒元素与癌症预防的真相

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作用。适量摄入对维持甲状腺功能、调节免疫力有益,可通过巴西坚果、深海鱼类、瘦肉等食物获取。但关于硒补充剂防癌效果的研究仍存争议:2019年《JAMA》刊载的临床研究显示,高剂量补硒未能显著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另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硒摄入量与肺癌风险呈U型曲线关系,过量补充可能增加患病几率。癌症预防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戒烟限酒、定期筛查等,不能依赖单一营养素。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目前尚无可靠证据支持补硒可降低癌症发病率,过度依赖特定产品可能延误科学健康管理。

消费者识别与防范健康谣言攻略

识别产品时可注意包装标注,正规食品应标明"本品不能替代药物",出现"治疗""预防疾病"等表述即属违规。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查询产品批准文号,核实其属性是否为保健食品或药品。面对"科学认证""权威推荐"等宣传话术,应要求商家提供具体临床试验数据或文献依据,例如询问"防癌功效对应的研究编号"。建议通过膳食补充硒元素:每周食用2-3次海产品,每日适量摄入坚果。血硒水平异常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发现虚假宣传时,可通过12315热线或"全国12315平台"举报,注意保存直播录屏、交易记录等证据。

此次事件暴露出健康信息传播乱象,需要消费者、平台与监管部门协同治理。官方及时辟谣为公众敲响警钟,从长远看,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加强直播带货监管才是治本之策。公众应秉持理性态度,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选择健康产品,避免落入消费陷阱,实现科学自主的健康管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