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点后不再进食有益健康,但并非人人适合
2024-12-05 11:37:28阅读时长3分钟1144字
2024年11月18日,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以及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该研究中,轻断食小组遵循上午9点到下午5点的进食时间表,其余时间禁食,同时保证营养均衡且热量适中。
结果显示,96%的参与者成功减重,多数人减重2% - 4%,且体重持续稳定下降,除此之外,轻断食提升了免疫系统工作效率,肠道微生物群落也向年轻化发展。这一成果为“过午不食”提供了新解读,将其理解为“下午5点后不再进食”更为恰当。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多种健康挑战,饮食模式对健康的影响值得深入探究。
下午5点后不再进食如何让免疫系统更年轻
- 首先,下午5点后不再进食,身体的消化系统得以休息。肠胃白天一直在消化食物,此时停止进食如同给肠胃放假。肠胃不再进行高强度消化工作,身体就能将更多精力放在免疫系统的调节上。
- 其次,这种进食模式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身体内部有生物钟,控制着各种生理机能的节奏,规律的进食时间是生物钟的重要调节因素。下午5点后不再进食能让生物钟更稳定,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细胞的节律,使其工作更有序。
- 再者,这种进食方式可能影响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例如,胰岛素的分泌会减少。胰岛素不仅与血糖调节有关,还会影响炎症反应。当胰岛素水平稳定时,身体的炎症反应降低,这对免疫系统有益,因为过度炎症反应会损害免疫系统细胞。
除了让免疫系统更年轻和减重外,还有哪些健康益处
- 对皮肤有好处。下午5点后不再进食,身体内部新陈代谢得到调整,有助于皮肤细胞更新。皮肤会变得更光滑,减少痘痘和粉刺产生,因为身体内的毒素能更好排出体外,不会在皮肤上堆积。
- 提高睡眠质量。消化过程消耗身体能量,晚上进食会使肠胃在睡前仍工作,可能影响睡眠。而5点后不再进食,肠胃在睡前已休息,身体能更好进入放松状态,从而提高入睡速度,减少夜间醒来次数。
- 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这种进食模式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压。减少晚间进食意味着减少额外热量摄入,身体内脂肪堆积可能性降低,血脂水平更稳定。同时,身体代谢负担减轻,对血压控制有积极作用。
这种“17点后不再进食”的模式适合所有人群吗
-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这种模式并不适合。比如孕妇,孕妇需要为胎儿提供足够营养,不能严格限制进食时间,需在一天中均匀摄入足够营养物质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不太适合。他们白天消耗大量体力,需要在晚间补充足够能量恢复体力。若采用17点后不再进食模式,可能导致体力不支,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需要充足营养支持身体快速生长。限制晚间进食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正常发育,所以这种模式也不太适合青少年。
综上所述,下午5点后不再进食这种饮食模式有诸多潜在健康益处,如使免疫系统更年轻、减重、对皮肤好、提高睡眠质量、有益心血管健康等。然而,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像孕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和青少年就不适合。我们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饮食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